首页 > 政务动态 > 媒体聚焦

感恩奋进 建设美好家园——临夏州全力推进积石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纪实

来源:民族日报 浏览次数: 添加时间:2024-12-19 10:00
字号:
收藏

昨天,天灾摧毁美好家园——2023年12月18日,一场突如其来的6.2级地震让积石山县满目疮痍、伤痕累累,给群众心头蒙上了一层阴影……

今天,希望正在这里升腾——一个美丽的新积石山初具雏形,灾区群众满怀信心和决心,站在新起点上奔向明天……

隆冬时节,临夏地震灾区,万里山河日日新。

我们感动,灾后重建,改天换地,浴火重生!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特殊关怀下,在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的鼎力支持和社会各界的无私援助下,在广大建设者们夜以继日的艰苦奋战下,200多个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快速推进。

我们感动,近3万户维修加固、1万多户原址重建住房建成入住;13个集中安置点、1万多套住房全部建成交付,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我们感动,仅用2个多月时间完成了180多所学校的震废清理、维修加固、设施修缮等工作;5个月内建成22所设施一流、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中小学和幼儿园,教育布局更加科学合理,学校办学条件和水平全面改善提升。

我们感动,灾区的医疗、养老、电力、通信、交通、水利、文旅、生态等一大批补短板、夯基础、利长远的基础设施项目逐步建成投用,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我们感动,灾区高效设施农业、牛羊良种繁育、标准化规模养殖等方面的短板弱项不断补齐,群众增收致富渠道进一步拓宽,前三季度积石山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位居全州第一。

新生,属于今天的临夏。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240多万临夏儿女感恩奋进、凝聚力量,万众一心、砥砺前行,用汗水和双手在废墟上重建家园,让幸福生活的梦想重新启航,一张张乐观自信的脸庞,向世人展示着新生、诉说着希望……

亲切关怀

坚定重建家园的信心和决心

“继续做好积石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加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6月18日至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省考察期间,十分牵挂地震灾区群众的生产生活和灾后恢复重建情况,对各级党委政府这样嘱托道。7月10日至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统战部部长石泰峰来到积石山县灾区集中安置点、产业园、学校和受灾群众家中,查看灾后帮扶安置和生产生活恢复情况。积石雄关见证,临夏人民铭记。在灾后恢复重建的关键时刻,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如同一股春风,温暖着每一个受灾群众的心田。重建,和救灾几乎一同展开。地震发生后的第一时间,省、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及早谋划重建新家园的大计,有序快速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各项工作——省、州、县党委、政府全面启动灾损评估、规划编制、项目谋划等工作,省委、省政府立即成立由省委书记胡昌升,省委副书记、省长任振鹤担任组长的积石山6.2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协调指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安排调度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同时,胡昌升、任振鹤经常到积石山灾区一线,直接领导和参与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在施工现场和群众家中留下了他们的身影。和临夏人民在一起!灾后恢复重建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国家部委、中央企业、济南市、省直单位等社会各界怀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对灾区群众的真挚感情,纷纷投入到积石山6.2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一项项关乎群众生产生活、符合积石山县高质量发展的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接连出炉——2月29日,经过近3个月的起草、修改、完善,《积石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印发实施;3月6日,《临夏州积石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实施方案》印发实施;3月15日,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建设全面启动,标志着灾后恢复重建正式转入规划落实和项目推进阶段。一系列与重建配套的金融支持政策纷纷出台——1月17日,甘肃省农信联社与州政府签订金融支持积石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合作协议,帮助灾区群众加快建设安全宜居、产业兴旺、环境优美的新家园;4月18日,甘肃银行与州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未来5年,甘肃银行将向临夏州提供综合金融支持;……在灾后恢复重建中,中央和省上为临夏州量身定制的一系列优惠政策,给临夏带来了一个又一个重大发展机遇。《积石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积石山县6.2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村镇建设专项规划》等国家和省上的各类规划,涵盖居民住房修复重建、地质灾害避险搬迁、民生改善、防灾减灾救灾、生态修复、基础设施、产业培育、和美乡村建设等方面,描摹出灾后恢复重建的最初一笔,点燃了灾区群众重建美好家园的信心与决心。从抗震救灾、抢险救援、过渡安置,到灾后恢复重建,临夏人民不会忘记,这些看得见、摸得着、体会到的温暖,不仅来自国家和省上的关心关怀,也来自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的无私帮助,还来自中央定点帮扶单位、东西部协作对口帮扶的真情实意。高效统筹

灾后恢复重建,是党中央、国务院交给临夏的艰巨任务,是一份历史考卷,更是在新的起点上,实现灾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一道道指令从这里发出,一条条讯息向这里回馈……全州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上决策部署,把灾后恢复重建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和一号民生工程来抓,州上第一时间成立由州委书记李海默,州委副书记、州长何东担任组长的积石山县6.2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指挥部,下设专责组,先后召开40多次灾后恢复重建指挥部会议,科学研判形势,认真谋划对策,不断破解重重难题。于是,我们常见这样一组镜头:指挥部会议经常开到深夜,研究推进措施、协调解决难题;各专责组经常在节假日深入施工一线,现场办公、指挥调度。

自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启动以来,州上聚万众之心、集各界之智、汇各方之力,一切决策围绕灾后恢复重建来谋划,一切工作围绕灾后恢复重建来展开,一切项目围绕灾后恢复重建来布局,一切资源和力量围绕灾后恢复重建来聚集,强力高效推进灾后恢复重建。一时间,各级各部门认真落实各项保障措施,统筹资金使用,加强施工人员和机械的协调调配,掀起了灾后恢复重建的高潮。

“要坚决扛牢政治责任,切实增强为民情怀,紧盯《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加快推进各项重点工作,全力打好灾后恢复重建攻坚战。”无论是在积石山县调研,还是在召开灾后恢复重建推进会时,李海默总是这样要求,全州上下要按照“三年规划两年完成”的总目标,所有项目建立领导包抓、专班推进、定期调度机制,加快建设进度,以实干实绩向党中央、省委和各族群众交上一份合格答卷。

何东在调研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时多次要求,相关县市、部门及各专责组要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姿态,责任再压实、力度再加大,跑出项目加速度,争取早日完成建设任务。

无论是烈日严寒,还是风霜雨雪,在地震灾区的项目施工现场、村村落落,总能看到州上四大家主要领导督施工、查进度、解难题的身影。特别是李海默、何东同志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一次又一次深入建设现场,实地调研,督导工程进展;深入群众,纾解民心民情;科学决策,协调重点工作……他们的足印遍布每一片火热的工地、一户户受灾群众的家;他们的心中,牵挂着工程进度、建筑质量、生态保护和资金运作等,更牵挂着受灾群众能否按时入住、严冬取暖有无准备、“一老一少”特殊群体是否妥善安置,用实际行动感召所有干部群众,以满腔热情投身灾后恢复重建中。

时间紧、任务重,没有难倒我们;要求严、标准高,没有难倒我们。在灾后恢复重建中,州上构建起架构合理、统一高效的组织指挥体系,责任明晰、科学有序的工作推进体系,衔接配套、务实管用的法规政策体系,内外联动、协同配合的力量统筹体系,群众主体、民主管理的基层治理体系,严格缜密、公开透明的监督监管体系,建管一体、远近统筹的项目运营体系,系统周密、严谨有效的考核督查体系,组织动员、保障有力的党建工作体系,严格实行“乡镇日调度、县周调度、州居民住房和村镇建设组旬调度、省协调指导专责组月调度”和“一个项目、一名责任领导、一个责任部门、一个工作专班、一张时间表”的工作机制,挂图作战、倒排工期,抢时间、赶进度、保质量,压紧压实灾后恢复重建的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确保了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的快速高效推进。

从灾后重建伊始至今,于悲痛中奋起的临夏人民,带着重建美丽新家园的共同愿望,始终顽强地奔跑在“赶考”路上。如今,在积石山县,一栋栋安置住房拔地而起、受灾群众陆续搬进新居、所有受损学校焕然一新、重建新建学校如期开学、特色产业基地多点布局、群众就业增收有了保障……

以人为本

早日让受灾群众住上新房

塔吊四处林立、运输车来回穿梭、工人们有序作业……从积石山下到黄河岸边,从大河家镇到吹麻滩镇,处处都能看到抢时间、赶进度,你追我赶加快施工的建设场景,建设者的激情像烈焰一样燃烧。这是积石山县灾后恢复重建施工现场一年来的“画像”。

11月23日,寒意渐浓,在积石山县大河家镇灾后重建棚户区改造项目(二标段)施工现场,却是一番热火朝天、干劲十足的繁忙景象,中铁二十一局的建设者们全神贯注地投身室外道路施工作业中。“目前,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按计划再有10天就能全部完工,为保证质量,我们采取了冬施措施。”项目经理段建邦说。

大河家镇灾后重建棚户区改造项目是积石山县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缩影。

经过艰苦努力,积石山县灾后恢复重建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

5月1日,积石山6.2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集中安置点建设项目(一标段)9号楼实现封顶。“9号楼建设期间,2天完成土方开挖,10天完成基础施工及回填,20天实现主体结构封顶。”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积石山县灾后重建集中安置点项目指挥长朱志男说,项目动工后,建设团队实行“三班倒”制度,节假日无休,24小时坚守在施工一线;

5月12日,经过35天建设,积石山县吹麻滩镇前岭村受灾群众石河福一家入住新居,成为地震后第一户完成原址重建的人家。“我的新家面积125平方米,比原来的家多30平方米,三辈人都有了各自的房间。”石河福心里有说不尽的感激;

9月2日,积石山县6.2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学校开学第一课启动仪式在大河家镇临津中学举行。至此,该县200多所中小学、幼儿园全部开学(开园),师生们以同升一面旗、同唱一首歌、同讲一个故事、同上一堂课、同画一幅画等丰富多彩的形式迎接新学期;

“我们一家人很满意现在的生活,以后会更加努力,把日子越过越红火。”11月1日,积石山县再次举行灾后恢复重建集中安置搬迁入住仪式,2900余户集中安置群众领到新房钥匙,开启崭新生活;

……

灾区就是考场,这些阶段性成果的背后,是各级党委、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灾后恢复重建为抓手,大力改善民生、推动各项社会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在灾后恢复重建中,我州始终将人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科学统筹灾后恢复重建与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建设相结合,举全州之力,高起点、高水平、高质量建设,1.7万名施工人员轮班作业、昼夜施工,全力抢时间、赶进度,创造了住房、学校、产业、公共服务等项目当年规划建设、当年投入使用的“甘肃速度”。

大河家镇甘河滩村、梅坡村灾后集中安置点产业扶持(日光温室)建设项目

截至目前,积石山县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开工建设187项,125个国债项目全部开工,已完工107个,灾后恢复重建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同步建成城南、城西、大河家3个热源厂、安装“煤改电”清洁能源取暖设备,路、水、电、暖、网实现“五通五稳”,党群服务中心、医疗卫生机构、老年人活动中心等建成投用。此次灾后恢复重建,积石山县建设项目数量之多、投资额度之大,是近三年平均每年实施项目数的3.35倍、投资额的1.96倍。

同时,州上把产业重构作为灾后恢复重建的一项重点任务,立足县域定位编制农业产业发展方案,制定积石山县灾后就业创业促进工作方案,提出“重构县域产业体系,经济发展水平高于灾前”目标,出台“一圈一棚一股一贷一岗”配套产业扶持政策、特色产业奖补办法和“50条”促农增收一揽子措施,探索建立“1+16”就业服务体系,为群众量身定制“一户一业”产业发展计划,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拓宽了群众的增收渠道,确保了搬迁群众后续发展更有保障、县域经济发展更有质量。截至目前,实施的14个灾后恢复重建农业产业项目已全部完工,集中建成日光温室283座、牛羊繁育养殖圈舍56座,实现了年内“蔬菜上市一茬、牛羊出栏一批”的目标;积极开展电焊、钢筋工、架子工、瓦工、挖掘机、装载机业务技能培训,一大批劳动力实现从“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发放创业担保贷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富民贷,支持群众创业就业;采取动员务工、以工代赈、就近吸纳等方式促进就业,不仅让受灾群众成为灾后恢复重建的建设力量,也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力量,在凝聚,在迸发;灾区,在变化,在重生。如今,最初的规划已逐步转化为眼前看得见、摸得着的美丽图画。“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各级干部的关心和支持。”“积石山县一定会建设得更加美丽,我们的生活会越过越好。”这是灾区群众发自内心的感慨。

党旗引领

用责任和担当做好群众“贴心人”

“你好!我是柳沟乡上坪村党支部第一书记范宝瑊,我们村最近供水不太稳定,给村民的生活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带来影响。希望县水务部门协助尽快恢复供水。”自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启动以来,州纪委监委下沉干部、驻村第一书记范宝瑊每天深入群众家中,为他们宣讲政策、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有的群众建房缺钱,有的群众想务工没门路,有的群众要找放心的施工队……翻开下沉积石山县吹麻滩镇第一书记马建华的笔记本,里面详细记录了受灾群众重建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对策。像这样的笔记本,他写了不下10本。

“我们多吃些苦,群众就可以少受些累。我们多走些路,群众就可以少走些弯路。”州法院下沉大河家镇大墩村第一书记马学明整天奔波在灾后恢复重建第一线,与监理工程师紧密配合,督促施工人员按规范标准施工,大墩也成了该县首个完成集中安置摇号分房仪式的村。

干群畅谈未来新生活

积石山县,一个见证干群融洽、民族团结的地方。我们常见这样一组画面:下沉干部、驻村工作队、乡村干部头戴草帽、脚穿运动鞋,一天到晚跑工地,人黑了、瘦了,但谈起工程建设来,顿时“精气”十足,工程质量、进度等各个环节了然于心,每个干部都变成了“工程通”。

在大河家镇,州级下沉干部、镇村干部、驻村帮扶工作队和包户长四方力量精诚协作,深入开展入户走访工作,分批分类解决群众的各类困难诉求,为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打牢了群众基础;

在刘集乡崔家村,面对全村423户中有392户房屋均有不同程度损毁的局面,下沉干部和村干部通过召开村民知情大会,集中宣传和解读灾后重建政策,加班加点排查鉴定所有受损房屋;

在石塬镇沈家坪村,驻村干部挨家挨户上门了解群众收入情况,统计务工、养殖等需求,设立民情台账,帮助群众寻找增收门路;

在吹麻滩镇前岭村,一个个身穿“蓝马甲”的志愿者进出搬迁群众家中,帮助群众整理打包、肩挑背扛,将生活用品运往城西B区安置点的新家;

……

这是党组织的力量,这是党员干部的风采。困难当前,党员干部就是群众的主心骨和贴心人,一言一行寄托着群众的厚望,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他们来到我们身边,为我们分忧解难,给我们带来了新希望。”灾区群众这样说道。

马成宝、陕志刚、铁成伟、赵菊红……一个个平常的名字,在积石山县灾区却显得那么不同:每一朵金露梅都记得他们晒得黑黝黝的笑脸,每一条河流都流淌着他们辛勤的汗水,每一道山梁都铭记着他们坚定的脚步,每一位受灾群众都能讲出他们感人的故事。面对灾后恢复重建这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州上确定80个州直部门“一对一”包抓重建任务重的71个重点村、9个社区,调整80名州直包抓单位副县级干部担任第一书记,选派279名州直部门优秀干部驻村,开展驻村帮扶、政策宣讲、感恩活动及矛盾化解等工作,帮助灾区群众在瓦砾废墟中寻找希望、重建家园。

胡林家乡朝阳社区集中安置点

灾后恢复重建极大地锤炼了党员干部的作风。在这场攻坚战中,各级党员干部以大局为重,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力量凝聚在“同人民在一起”的庄严号召下,以坚定、坚强、坚韧的意志无畏担当,挑重担、打头阵,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让受灾群众早日搬进新家”的铮铮誓言。

感念党恩

携手奔赴美好新生活

积石山人民不会忘记——抗震救灾中,一名名共产党员舍生忘死,第一时间冲到抢险救灾第一线,用强有力的臂膀支撑起灾区群众不屈的意志。

积石山人民不会忘记——灾后恢复重建中,各级党组织奋力争先,带领人民群众走出伤痛,用挺立的脊梁托起建设家园的希望之舟。

“日夜搜救的消防员、免费提供牛肉面的好心人、送棉衣的志愿者……这些平凡的人在这一刻变得伟大,你们是我未来的样子。”积石山县友谊小学的学生用一封封感谢信表达着对社会各界的感激。

生活甜如蜜,党的恩情永不忘。对于经历了积石山6.2级地震考验,经历了感天动地生命大救援、灾难大抢险、人员大安置和秩序大恢复,经历了如火如荼灾后恢复重建的积石山人民来说,他们更懂得其间的内涵和真谛,更懂得感恩与奋进。

“大河家街道上车拉房,哎哟,车拉了房啊,拉房着(哎哟)建一个‘家’呀哩。党中央请你把宽心哈放,哎哟,宽心哈放呀,乡亲们(哎哟)住哈地稳呀当。”这首花儿表达了受灾群众对党的感恩和对幸福美好新生活的向往。一年来,广大群众以“ 小板凳”集中宣讲、讲述灾后重建“小故事”、“红黑榜”评选等为切入点,或汇集来自社会各界群众的感恩文章,或将感恩与重建发展、幸福新生活结合,创作出一曲曲来自群众朴实语言的感恩花儿……虽形式不同,但大家将“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深深铭刻于心。

不等不靠,顽强拼搏——这就是临夏人奋起的写照;从我做起,重建家园——这就是临夏人坚定的信念。

大河家镇保安社区集中安置点

走进大河家镇康吊村安置点白阿非亚的新家时,温馨舒适的陈设让人眼前一亮。这位单亲妈妈精心布置了自己的新家,沙发的样式、茶几的大小、床铺的颜色,就连桌上摆放怎样的装饰花,她都多次挑选对比。按白阿非亚的话说,政府已经给了他们很多帮助,她能做的就是经营好自己的小家。

“我不是闲着没事来这里转悠,是受群众嘱托来这儿,责任大着呢!”自灾后恢复重建开始后,大河家镇陈家村村民监督委员会主任马建国每天都会到工地,按照施工图对着一个个施工细节详细观察、仔细询问,小到钢筋切割、大到房屋设计,全程参与项目施工各个阶段、各个方面。

知恩、报恩,不仅是语言的表达、文字的流露,而且是一种发自内心、诉诸行动的责任。

“退房让路”的现代版“仁义巷”、村支书如亲人般照顾孤寡老人、邻里之间互帮互助……在灾后恢复重建中,州上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重建全过程,通过开展“党亲国好法大”教育、邻里“一家亲”宣传教育、“红石榴”公益服务、讲好“开学第一课”、群众观摩、选树先进典型等感恩活动,引导各族群众共居、共事、共学、共乐、共享,不仅让灾区群众看到了勇于担当、务实高效的党政组织,还看到了沉着应对、团结坚强的领导班子,看到了一心为民、迎难而上的党员干部群体,进一步增强了广大群众对党和国家的感恩之心、对社会各界的感激之情、对各级干部的信任支持,群众积极响应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主动承担起政策的宣传员,到施工现场义务充当质检员,积极帮助邻里盖新房,免费为施工人员送热水等,党群干群关系不断密切,激发了灾区群众守望相助、自强自立、重建家园的激情。

从“原地起立”到“超越从前 ”,从抗震救灾到灾后恢复重建,积石山县 正发生着喜人的变化。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常怀感恩之心,就一定能创造灾区日新月异的新面貌;只要我们激发奋进之心,就一定能让灾区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只要我们拥有拼搏之心,就一定能书写从悲壮走向豪迈的壮丽诗篇 。

积石山县中西医结合医院灾后恢复重建及维修加固提升改造项目

积石山县中西医结合医院灾后恢复重建及维修加固提升改造项目总用地面积2.059万平方米(约合30.8亩)、总投资8197万元,通过重建门诊医技楼、中医康复楼及附属设施,维修加固现有建筑,铺设基础设施等举措,全面提升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其中,重建建筑总面积达1.599万平方米、维修加固部分8337.32平方米,项目还包括沥青道路铺设、绿化美化及室外三网等基础设施的完善等。

大河家镇自来水厂是大河家镇灾后重建的一座新建自来水厂,总投资 9161.68万元,总建筑面积5440.42平方米,主要包含污泥浓缩及脱水间、初沉池、进水间、接触池、清水池、加氯加药间、反冲洗回收及污泥泵池、送水泵房及变配电间、软水间、综合管理用房及2座门卫房12个单体建筑,埋设DN400钢丝网骨架PE原水管7.3公里 ,埋设DN400钢丝网骨架PE输配水管1.8公里,建成后将解决该镇3200户、2.3万人的生活饮水和工业用水需求,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动力。

大河家镇陈家村“千头肉牛”“万只肉羊”良种繁育中心建设项目

大河家镇陈家村“千头肉牛”“万只肉羊”良种繁育中心建设项目总投资3659.9万元,总占地面积196亩,其中,千头牛繁育中心占地87亩 ,投资1403.9万元,共建牛棚11栋,计划引进600头西门塔尔母牛。配套建设养殖区、生活管理区、生产区等附属设施,建成后可实现年良种牛存栏1000头、良种羊存栏1万只,产活犊牛910头、繁活羔羊1.2万只,向全县及周边地区年提供能繁良种牛850头、良种羊9000只,带动周边农户发展牛羊产业,助力群众就近务工。

吹麻滩镇城南社区热源厂建设项目总投资1.37亿元,项目安装58兆瓦循环流化床锅炉及其配套附属系统,铺设一级供热管网4.55公里,供热面积72.36万平方米,辐射高关村集中安置点和棚户区改造小区5100多户居民 、5所中小学幼儿园和3家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