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石山:“中国的彩陶之乡”
甘肃临夏作为中华民族黄河古文化早期的发祥地、传播地和远古人类生息繁衍地之一,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古文化遗迹,是中国新石器文化遗存最集中、考古发掘最多的地区之一,相继出土的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辛甸文化、寺洼文化彩陶就有数千件之多。出土的彩陶器型好,品相好,等级好。临夏积石山县由此成为中国迄今发现彩陶最多、最集中的地区之一,被誉为“中国的彩陶之乡”。
积石山县位于黄河上游,地处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交汇处,自古以来是甘肃进入青海的重要门户。丝绸之路、唐蕃古道横穿县境,黄河一出青海就流入积石山县,从县北端滔滔东去,流经县境40多公里。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积石山的先民吮吸黄河母亲的乳汁,用超人的智慧和灵巧的双手创造了极其丰富而璀灿的远古文明,星罗棋布的马家窑文化、半山文化、马厂文化、齐家文化、辛店文化遗址及制做精致、工艺娴熟、构思精巧的文物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出土于安集乡三坪遗址、现珍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被誉为“中国彩陶王”的国家一级文物、精美绝伦的马家窑文化彩陶瓮就是其代表作,可以说它代表了中国彩陶艺术的最高成就,积石山被称为“中国彩陶王的故乡” 可谓名副其实。
彩陶的制作工艺考究而复杂,几十上百道的工序中手下拿捏的功夫和火候的掌握需要艺人全身心的投入,好的彩陶外秀内质,有自己的神采和灵性。所以才会有人说:“心里有陶,目中无人。”痴迷精通彩陶的艺人,对彩陶无比的虔诚却淡泊名利纷扰。彩陶因而也蕴含了古朴的人文哲学。彩陶纹饰颜料由天然矿物质绘制,埋藏地下历经几千年的酸碱腐蚀,永不褪色而历久弥新,真是先民了不起的杰作。1950年4月,积石山县的三坪村出土了一件彩陶瓮其精美绝伦的造型和图案,赢得无数参观者的惊叹,被誉为中国的“彩陶王”,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文物,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并多次代表国家文物精品赴国外展出。
“彩陶王”的出土颇有点传奇色彩。据积石山县文化馆负责人介绍,解放前夕,三坪村的群众为了躲避战乱,迁徙到炳灵寺对岸的黄河沿岸居住。永靖解放后,他们又开始举家返乡。“彩陶王”的发现者戚永仁便是返乡者之一。1950年4月的一天,雨过天晴,18岁的戚永仁带着弟弟往家里搬东西。当他们行至三坪地嘴附近的一个土坎下时,忽然发现有一点清水,圆圆的,好像盛在盆里似的,在阳光下闪闪泛光。戚永仁怀着好奇的心情,走上前去,探出双手,小心翼翼地扒去周围的泥土,一个橙黄色的高大彩陶瓮便呈现在他的面前。同年,中国科学院黄河考古队甘肃分队考古专家翟广炜先生进行文物调查时,戚永仁向国家献出了这件珍宝。这便是后来享誉中外的中国“彩陶王”。1954年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文物,并珍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以后曾多次应邀在国外展出。
1990年4月10日,邮电部将“彩陶王”的图案印制成邮票发行国内外,更使得“彩陶之乡”声名远播。
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漩涡纹双耳彩陶壶
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菱形纹双耳彩陶壶
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漩涡纹双耳彩陶罐
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四大圆圈纹双耳彩陶壶
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网格纹双耳彩陶壶
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水波纹彩陶盆
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折线纹双耳彩陶壶
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素陶瓮
齐家文化三耳素陶罐
齐家文化双耳素陶罐
齐家文化双耳素陶壶
辛店文化羊角纹双耳彩陶罐
半山类型贝叶纹彩陶壶
黑瓷瓶
马厂类型平行线纹双耳彩陶壶